词云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词云成语网 > 诗词大全> 东方朔翻译及注释

东方朔翻译及注释

查看东方朔全诗

译文  汉武帝喜好长生不老之术,对方士非常礼遇,常派遣方士到各地访求长生不老药。东方朔于是上奏道:“陛下派人访求仙药,其实都是人间之药,不能使人长生不死,只有天上的药才能使人不死。”武帝说:“谁能上天为寡人取药呢?”东方朔说:“我。”武帝一听,知道东方朔又在胡说吹牛,想借机让他出丑难堪,于是下令命东方朔上天取药。东方朔领命拜辞离宫,刚走出殿门又再折返回宫,上奏说:“现在臣要上天取药,皇上一定会认为臣胡说吹牛,所以希望皇上能派一人随臣同往,好为人证。”武帝就派一名方士陪东方朔一起上天取药,并且约定三十天后回宫复命。东方朔离宫后,日日与大臣们赌博饮酒。眼看三十天的期限就要到了,随行的方士不时地催促他。东方朔说:“神鬼行事凡人难以预料,神会派使者迎我上天的。”方士无可奈何,只好蒙头大睡,一睡就是大半天。突然间,东方朔猛然将他摇醒,说:“我叫你许久都叫不醒,我刚才随天上使者上天去过了,刚刚才由天庭返回凡间。”方士一听大吃一惊,立即进宫向武帝奏。武帝认为东方朔一派胡言,犯欺君之罪,下诏将东方朔入狱。东方朔哭哭啼啼,对武帝说:“臣为上天求仙药,两度徘徊生死关口。你还怀疑我。”武帝问:“怎么一回事?”东方朔回答说:“天帝问臣下老百姓穿的是什么衣服,臣回答说:‘虫皮。’又问:‘虫长得什么样子?’臣说:‘虫嘴长有像马鬃般的触须,身上有虎皮般彩色斑纹。’天帝听了大为生气,认为臣胡言欺骗天帝,派使者下凡界探问。使者回报确有此事,并说虫名叫蚕,这时天帝才释放臣返回凡间。陛下如果认为臣撒谎欺君,请派人上天查问。”武帝听了大笑:“好了好了。齐人生性狡诈,你不过是想用譬喻的方法劝朕不要再听信方士之言罢了。”从此武帝不再迷信方士。

注释①方士:炼丹药,言神仙,造不死之方的术士。②极其语:使他的话说到极致,指让东方朔语尽词穷。③齐人:东方朔是平原郡人,古属齐地。

推荐古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侠客行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自遣隔浦莲晚春送郭司仓春中田园作点绛唇(蹴罢秋千)

推荐诗句: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