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云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词云成语网 > 诗词大全> 第三十一节翻译及注释

第三十一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三十一节全诗

译文  曾子住在武城时,有越国人侵犯。有人说:“有强盗来了,何不去之呢?”  曾子说:“不要让人住我的房子,不要毁伤了树木。”强盗退走了,曾子就说:“修理墙屋,我将回去。”强盗确实退走了,曾子就返回。学生们就说:“人们平素对待您是何等忠诚和恭敬啊,强盗来了,您却先行离开以至于为民立了坏榜样;强盗退走,就返回来,好象不大妥当吧?”  沈犹行说:“这不是你们所了解的。从前我曾遭遇过负刍之祸,跟随老师的七十个人全都躲避开了。”  子思居住在卫国,有齐国的强盗来进犯。有人说:“强盗来了,何不去之呢?”子思说:“如果我孔伋走了,卫君和谁防守呢?”  孟子说:“曾子、子思所走的道路是一致的。曾子,当时是老师,相当于父兄;子思,当时是卫君的臣,是小官。曾子、子思互换位置也会这样做。”

注释1.武城:地名,在今山东费县西南。2.越寇:越王勾践建都琅琊,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与武城接壤,常有边民互相闹事。3.沈犹行:人名,曾子的学生。4.刍:(chu除)《周礼·地官·充人》:“刍之三月。”《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左传·僖公二十九年》:“馈之刍米。”《孟子·公孙丑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越绝书·外传本事》:“刍莝养马。”《庄子·列御寇》:“食以刍叔。”这里用为喂养牲畜的草料之意。负刍:即指切柴打草。负刍之祸:指切柴打草的穷人们起来造反。5.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曾授业于曾子。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发挥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学派。

推荐古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侠客行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自遣隔浦莲晚春送郭司仓春中田园作点绛唇(蹴罢秋千)

推荐诗句: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